段延庆自此弃暗投明,投入萧易的门下。
萧易让其先回漠北,待此间事了,自己便会回去与之汇合。
临行之际,段延庆向张一龙道:“张员外,你我并无怨仇…只因西夏一品堂的赫连铁树企图染指河西商会,故而授意我来刺杀你。所幸遇到萧教主,我才没有行将错踏,铸成大错。”
说罢他纵起轻功,飞身离开张府,往漠北而行。
萧易闻罢不由皱眉道:“如此看来,今后张员外还要小心从事…我这就通知昊天、阳天两部的姊妹,让她们一方面暗中保护张府,一方面去刺探、侦查一品堂的情报,以防赫连铁树再派刺客暗杀!”
张一龙连连称谢,这次得以死里逃生,捡回一条命来,自是欢喜不尽…当即设下酒宴,答谢萧易和索拉雅两人。
酒过三巡,见时机成熟,索拉雅这才道明来意:“张员外,其实我们这次前来拜访,是另有一件要事相商。
如今大辽天道军和咱们明教达成合作,愿意长期收购光明顶下的硫磺矿藏。本来万事俱备,但乃蛮人却封锁了商路,不许我们沿金山一线运送硝石…
为今之计,只有靠你的河西商会出面,将货物自西域转运至西夏,再前往大辽的漠北。”
萧易笑着补充道:“当然,我也不会让张员外你白干…每批货物我按贸易额的两成给你,不知意下如何?”
张一龙连连摆手:“万万不可…二位对我有救命之恩,此乃举手之劳,焉能收取钱财?再加上我已是摩尼信徒,为明教效力,本就是我分内之事!”
虽然再三推辞,但萧易还是给了张一龙一成的运费;同时也诚邀河西商会开辟北线商路,将西夏的青白盐等货物运往漠北,双方就此开展贸易,互通有无。
见运送的事谈拢,料来火药又可以恢复生产、供应,萧易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…再无牵挂,便和张家家主聊起了家常:“话说回来,张员外虽属西夏子民,可衣着仍能保持一副汉人豪商的模样,说话与中原人无异,也属难得。”
这句话仿佛一下子击中了张一龙。
他神色黯然,半晌才叹了口气,幽幽地道:“说来惭愧,在下先祖正是归义军首领张议潮…”
“张议潮?”
萧易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——在他的前世,可听过不少关于这位民族英雄的光荣事迹。
晚唐时期,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,驱逐沙州镇将,领导当地汉人摆脱吐蕃贵族统治;被唐宣宗授予归义军节度使,此后逐步收复河西各州,“西尽伊吾,东接灵武;得地四千余里,户口百万之家;六郡山河,宛然而归”。
却听张一龙悲怆续道:“…后来江山易主,河西陷落,辗转于回纥、党项等异族之手。
我们张家能在乱世中能苟全性命,已属万幸,自是无敢他望;传到我这一代,不过是寻常百姓,一介商贾而已…只是还保持汉人衣冠,以示没有忘本。”
“原来如此,没想到张先生乃是忠烈之后,失敬失敬。”萧易不免肃然起敬道,旋即试探性地问道,“河西易主多年,不知如今这里的汉人生活如何?”
张一龙酒劲上来,不觉红了眼圈:“唉,咱们在党项异族的统治之下,又能好到哪里去…不过是勉强度日罢了。”
萧易闻言一奇:“我素闻汉人在西夏颇受重用,其中当上大官的也不在少数,因此料想你们的生存环境必是优渥…怎会如此?”
“萧先生有所不知,在西夏的汉人也有本土汉人和后降汉人之分。
像是在河朔当地汉人,自西夏开国便纳入统治,和党项李氏不分你我,共治天下…就连当今圣上的母后也是汉人。
然而像我们这些河西的汉族,却是后降的,不仅不得为官,政治上倍受歧视,还时常打压欺凌,尤其是我们这些河西豪族,更是令党项人忌惮,日夜提防。”
随后他又苦笑一声:“而且先生也看到了。就算是我这样本分做生意的商人,西夏权贵想要谋财害命,也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…”
萧易喟然叹道:“原来如此。我萧易只恨不能如张老英雄那般,策马扬鞭,一举光复河西!届时不管是契丹人、汉人还是党项人,大家一律平等,和谐共处!”
张一龙闻言吃了一惊,抬头望向萧易,却见他眼神真诚,似有深意…
他心里突地一跳,借着举杯饮酒来掩饰慌乱,同时腹内寻思:这萧易适才所言似乎不像是醉话。他贵为大辽招讨使,手握重兵,恐怕其胸中志向不小,绝非池中之物。
昔日吕不韦以商贾之身而谋国,凭借“奇货可居”,最终成为秦国宰相…只是不知眼前这人,是否我去值得投资?
旁边的索拉雅见他发出如此豪言壮语,也忍不住投去欣赏的目光。
此次河西之行,眼见他谈笑间就收服了段延庆这等桀骜之辈,索拉雅对这个曾“轻薄”过自己的男子,印象也大为改观。
“如今我明教在中土式微,想要重新壮大,说不定就要靠眼前这个男人了…”
——————
天山之上,无数矿工正在夜以继日地开采着那里的丰富矿藏,并往推车上装着大块的硝石;随后,一辆辆满载硝石的车子被运下缥缈峰,装上了在矿场外静候的马队。
这支马队打着“河西商会”旗号,领头人却是明教的方腊。
在他的率领下,商队马车缓缓东行,前往雄伟肃穆的玉门关。
与硝石矿同行的,是自明教光明顶下挖掘采集出来的大批的硫磺,另外还有西域的珠宝、玉器等货品,用以掩人耳目。
河西商队浩浩荡荡地进入玉门关。由于张一龙在当地的影响力,这支商队几乎没有受到盘查,在河西走廊一路畅行无阻。最后从西夏的黑水镇燕军司离境,正式进入大辽的上京道。
穿过茫茫沙漠后,这支商队并没有直接前往大辽的镇州可敦城,反而是进入了“克烈盟”南部,董合亦惕旗的旗主寨堡内。
寨堡之中,萧易、苏星河及段延庆等人早就等候多时。
一见方腊将货物平安送到,萧易内心不由地长舒了口气,心知此路果然可行,命令军健们开始卸货,往堡内的军事工坊搬运。
“有了这些原材料,火器的研制、生产工作自然便可恢复如初了。只是我尚有一事不明…”苏星河不解地向萧易问道,“…咱们为何不将原料直接运回可敦城,反而要在这个偏远之地供产?”
萧易闻言,露出神秘的微笑:“因为有人希望咱们的火药断供。那我便满足他的心愿,来个将计就计,让他入吾彀中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