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州回鹘的都城高昌,一派繁华景象。
西域本就被誉为“千里佛国”,加上高昌王潜心崇佛,南疆的龟兹、焉耆等大城重镇中自然佛寺林立,香火不断…
眼前的王都更是禅声梵音不绝于耳,城内大街上僧俗云集,好不热闹。
西院大王的仪仗浩浩荡荡地穿过街道。萧易悠悠地掀开车帘,向外望去,但见一座雄伟寺庙屹于都城中心。
屋顶铜瓦鎏金,飞檐外挑,正前方向停着一头大鹏金翅鸟,四周灵塔林立,拱卫大殿,气势恢宏。
“那里便是我国的第一大寺——西大寺。”骑马随着车辇的阿撒连罗在一旁向萧易介绍道,“吾王诚心礼佛,特地修建了这座皇家寺院,耗时三年…去年才刚刚竣工完成。”
对于萧易的这次出访,阿撒连罗看得极重,因此他虽贵为一国宰相,却亲自陪同接待,以示尊敬。
不想萧易眼中闪过一丝精芒,当即出言讽刺道:“高昌王果然虔诚…然而销毁摩尼雕像、迫害明教教众,恐怕就不是什么礼佛之道了罢。”
阿撒连罗闻言,神色顿时略显尴尬:“萧大王明察。若是明教徒们肯老实安稳地在我国生活,那吾王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…造成如今这种局面,绝非我们所愿见到的。”
萧易哈哈一笑,也不答话,大喇喇地仰回到座位上。
马车上的的方腊见状,赶忙打着圆场:“不错,这正是我们出访的目的,毕竟贵国治下的民众总是无辜的。如果双方就此达成和解,这数万信徒免遭无妄之灾,也不枉我们走这一遭了。”
说话间,仪仗队已不知不觉行至高昌的皇宫。
阿撒连罗将萧易和方腊请到正殿静候。
不一会儿,高昌王头戴金冠,身穿团龙纹锦袍,脚踏六合靴,在宫人的服侍缓步登上龙椅;身旁站着一个黄袍的年轻僧人,神采飞扬,正是其倚重的经师鸠摩智。
宫人唱喏道:“辽国西院大王,既见吾王,为何不拜?”
萧易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,冷冷道:“上邦之臣,不拜下邦之主。”
高昌王脸色一沉,他贵为一国之君,何曾见过如此倨傲无礼之人?不过一想到他背后站着的是辽国和十万天道军,也只能暂且吞下这口恶气。
鸠摩智上前一步,有礼有节地道:“萧大王,你身为辽国封疆大吏,却不远千里来干涉高昌国事…岂非喧宾夺主?”
萧易睥睨了他一眼:“不知长老尊姓大名?”
“贫僧吐蕃大轮寺弟子鸠摩智,是高昌王的讲经师。”
萧易心中一凛: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鸠摩智…他眼下虽然还不是“大明轮王”,但其辩才无碍,精通佛法,跟他说话可要小心应对。
当下萧易打了个哈哈:“我是辽人,不该干涉他国内政…那大师是吐蕃人,又为何在此多嘴?”
“这…”
鸠摩智被他噎得一时语塞,正想巧言辩解,却被萧易打断道:“大师说高昌的国事与我无关,此大谬也!
高昌多次朝贡我大辽,便是我国藩属。如今高昌王视百姓如牲畜,视黎民如刍狗;我镇守西陲,又岂能置身事外?
更何况,明教教主石绝天是我的故交,求告于我,希望我能居中调停;我怎么忍心见他明教遭此重创,生灵涂炭。”
鸠摩智缓缓地道:“萧大王如此爱民如子,属实让人敬佩…可惜用错了对象。摩尼教在高昌兴风作浪,蛊惑民心,绝非善类。对于入教不深的民众,我们自当导其向善;但遇冥顽不灵者,就只能施展雷霆手段了。”
萧易笑道:“我来这里,可不是来给你们断案的…我萧易平生不好斗,唯好解斗。
这里有一句话要问高昌王——你真的要为自己的信仰而战,伤了大辽、高昌的邦交?”
始终不发一语的高昌王,此刻听他所言再也按捺不住,森然道:“萧大王的意思是…如果我不遵阁下的法旨办事,就要与我高昌兵戎相见?”
萧易嘿然一笑不置可否,但威胁之意已是昭然若揭!
在场连同阿撒连罗在内的诸位臣工,无不色变骇然…人人心知萧易手握重兵,战与不战皆由他一言而决。
偌大的殿宇,几乎掉针可闻…半晌,鸠摩智与高昌王对视一眼,暗暗点头。
只听鸠摩智朗声道:“也罢,既然萧大王既然执意要为明教抱不平,那我们也只有从善如流…
以高昌王的仁义之心,只要明教答应三个条件,之前的罪愆可以既往不咎,抓捕的那些明教教徒我们也都可以释放。”
萧易心知他不会这么好说话,当下英眉一挑:“大师,但讲无妨。”
“第一,每个明教徒付一两赎罪金,明教在高昌有四万教徒,也就是四万两白银,一分都不能少;
第二,今后明教不得在西域传教,不得建造庙宇雕像;
第三,国内现有的明教徒或者改信佛教,或者迁出高昌,永远不得回来……只要满足这三点,我们便不再为难明教。”
萧易怒极反笑:“这三点若是能做到,我又何必在这里跟你们君臣多费口舌!”
鸠摩智故作叹息地道:“萧大王,和平的条件我们已经提了,你若有心调停,就请代为传话给明教的石绝天,让他自行抉择;你若是执意兴兵,我们高昌也不怕你…只是你轻启战端,恐怕难堵天下人的悠悠之口!”
萧易暗忖道:他这话倒也不假,若是我不将他的话带到,难免落人口实…须得明教亲口拒绝这些苛刻条件,奋起反抗邀我助战,方能有机会浑水摸鱼,借口出兵。
想到这,他便沉吟道:“既然如此,那便等明教的消息罢…方腊,你火速赶往昆仑山,将高昌的条件带给石教主和圣女大人,请他们二位定夺!”
方腊点头答应,告辞后匆匆离开大殿。
高昌王眼见这场外交危机终于化解,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,难得挤出一丝微笑道:“萧大王千里调停,一路舟车劳顿,实在劳苦功高。
恰巧再过三天就是高昌的礼佛日,不如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欢度佳节,正好也可以等待石教主的回信…不知意下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