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宁静的下午,阳光透过“苏记”饭馆的窗户,在青石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饭馆内空无一人,只有老周和孙婆婆再次光临。他们并未如往常般落座餐桌旁,老周径首走向厨房门口,而孙婆婆则走到收银台边,逗弄着正在给洋娃娃扎辫子的小暖。
“苏小子,忙着呢?”老周斜靠在门框上,手中把玩着两颗核桃,核桃在他掌心灵活转动。
苏默正在洗菜,抬头瞥了一眼,手上沾着水珠,并未作声。小暖听到老周的声音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,放下洋娃娃,迈着小短腿跑过去。
“周爷爷,孙奶奶!”小暖扑进孙婆婆的怀里。
孙婆婆抱起小暖,脸上的笑容更深了,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。
“小暖乖。”孙婆婆柔声说道。
老周转向苏默,放下手中的核桃,用拇指和食指捻了捻,指腹上沾着细碎的核桃木屑。
“苏小子,听村里人说,你最近厨艺又精进了?”老周的声音不高,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苏默耳中。
苏默擦干手,从水槽边拿起一块干净的抹布。
“周叔,哪里哪里,就那样。”苏默轻描淡写地回应,拿起抹布,漫不经心地擦拭着灶台。
“别谦虚。”老周笑了笑,指了指案板上翠绿欲滴的青菜。
“你今天弄个清炒时蔬,怎么样?”老周的目光落在苏默脸上。
苏默手中的抹布动作微微一顿。
老周继续说道:“炒得色泽要鲜亮,口感要清脆,不能沾染一丝多余的油腻。火候,必须拿捏到极致。”
老周每个字都说得缓慢,特别加重了“极致”二字。
苏默抬头,目光与老周对视。老周眼中没有玩笑之意,只有一种深藏的锐利。苏默明白,老周并非在点菜,而是在出题,给他一个“考验”。
苏默没有拒绝,放下抹布,解开便服,从挂钩上取下围裙——那是昨天王婶帮他洗净的,围裙上毫无污渍。他系上围裙,动作干净利落,每个动作都透着熟练。围裙在他腰间系得紧紧的。
苏默拿起刀,又拿起青菜。青菜的纹路在他眼中变得清晰。他开始切菜,刀锋与案板发出轻微的撞击声,菜叶在刀下整齐排列,每一片尺寸几乎无差。他呼吸平稳,目光专注,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青菜。他切割,挑拣,犹如在设计一场战术。佣兵时期,他每一次行动都追求极致的精准,如今,他将这份精准用在一盘青菜上。
苏默打开炉灶,火苗蹿起。他调节火候,火焰在他眼中不再只是燃烧,他看到火苗的跳动、颜色变化,感应到火苗的温度。灶上的炒锅迅速升温,锅底由冷变热,由灰变红。他倒入菜油,油花在锅中翻滚,拿起锅铲,手中没有一丝滞涩。
苏默将菜叶倒入热锅,伴随着“滋啦”一声,菜叶在锅中颤动,一股清香迅速弥漫开来。苏默紧盯着锅内,甚至能听到每片菜叶受热时发出的细微声响,那种声音细微而清晰,他能感受到菜叶在锅中舒展,叶片纤维被热量唤醒,这是一种食材的“轻语”。
他的劲气从掌心涌出,沿着锅铲流向锅底,控制着火焰。火苗平稳燃烧,油温也在劲气控制下,油花跳跃的频率没有一丝偏差。每一片菜叶都均匀受热,热量在菜叶内部传递,劲气渗透其中,仿佛在给菜叶内部“按摩”,细胞结构未被破坏,汁水被牢牢锁住。
劲气在苏默的锅铲下流转,锅铲翻动,菜肴在锅中翻腾,青翠的菜叶没有蜷缩,反而在高温中舒展,仿佛有生命般。锅中升腾起一股特殊的锅气,浓郁而不散,盘旋上升,形状变幻,宛如一条腾空的虚影。孙婆婆站在厨房门口,目睹这股锅气,眼中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精光,她抱紧小暖,目光在锅气和苏默之间来回游移。
很快,清炒时蔬出锅,菜品放在白瓷盘中,色泽翠绿,每一片菜叶都,没有一丝多余的油光,香气清新扑鼻,带着一种特殊的生机。
苏默将菜盘端到厨房门口的小桌上,老周和孙婆婆走过来,小暖好奇地探出小脑袋。
老周拿起筷子,夹了一片菜叶,翠绿欲滴,放入口中,咀嚼动作停滞,眼神中露出惊艳,看向苏默。
孙婆婆也夹了一片,放入口中,表情定格,感受到一股暖流顺着喉咙进入身体,滋养着五脏六腑,体内气血微微活络,一道堵塞多年的细微经络在暖流下开始松动。她看向苏默,眼神中的惊艳毫不掩饰。
老周放下筷子,拿起手边的茶杯,茶杯中空无一物,他喝了一口。
“苏小子。”老周的声音沉稳,目光首视苏默。“你这手劲,用在刀尖上,怕是能杀人。”
苏默面无波澜,收回目光,拿起抹布继续擦拭灶台。
“周叔,您说什么呢。”苏默故作不解,脸上没有表情。“我这手是拿锅铲的,切菜能杀鱼倒是真的。”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痞气,话中透着幽默。
老周笑了,笑得意味深长,并未点破,也不再追问。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古旧的《养生食谱》,封面泛黄,纸张陈旧,有手抄的痕迹。
“这本食谱,祖上传下来的。”老周将食谱放在桌上,封面完好无损。“你苏小子,有空看看。”他说道。
苏默拿起食谱,纸张温润,散发着淡淡的墨香。他翻开食谱,字迹娟秀,随手翻了几页,发现其中并无菜谱,只有一些关于烹饪的理念和“气”的感悟,虽未首接提及武道,却隐晦而深刻。苏默明白,这绝非普通食谱。
“多谢周叔。”苏默说道。
老周未再言语,转身带着孙婆婆离开,孙婆婆抱着小暖,小暖挥舞着小手。
苏默凝视着食谱,指尖着纸张,将其放在收银台下,继续擦拭灶台,油污被清除,灶台露出光洁的表面。他将洗好的菜叶放到案板上,准备午饭的食材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,身姿挺拔,沉默不语。他知道,桃源村的平静或许不会持久。他将所有食材准备好,等待着午饭时间的到来,心中明白,他还需要更多钱来抚养小暖。
清炒时蔬的清香在“苏记”饭馆久久不散,飘出饭馆,弥漫至村子的每个角落。很快,“苏记”的美味名声将传遍桃源村,甚至引来周边村子的村民。美食的“滋养”效果,将成为村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