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灯下,含玉反复翻看李婆婆给的石膏配方。纸角有处被酱油渍模糊的小字:"...雪水化石膏尤妙..."她猛然想起好像在哪里瞧见过。
含玉回房间,翻出木盒里面藏着的父亲的秘方,那行模糊不清的字此刻在看,‘腊月存雪水点豆腐能去涩留甘’,原来是雪水。
窗外传来打更声时,含玉还在调整卤水比例。突然,后窗"咯吱"轻响。含玉抄起擀面杖,推开窗却见宋青山举着油纸包憨笑着:"嫂子!"他摊开包里热腾腾的芝麻饼,"我见厨房灯亮着,想着你应该还没睡,所以……"
小荷的擀面杖停在半空。青山变戏法似的又摸出个小瓷瓶:"还有,这是王大娘让我带给你的甘草粉,或可解豆腐涩味。"月光透窗而入,他指尖沾着未洗净的墨迹。
“青山你进来,我有一事相问!”含玉看看青山,示意他进门。
“好嘞。”哪里知道青山翻窗而入,还被绊了一跤。将手中的芝麻饼高高举起,生怕弄脏了。
含玉被青山的这一举动逗得微微发笑。“好好的门不走,走窗户。”扶起青山,掸掸他胸前的灰。青山不好意思的瞧着含玉,将饼递到含玉跟前,闻到芝麻饼的味道,含玉还真觉得自己有些饿了。
两人坐在案桌旁,含玉吃着饼。青山拿起桌上的两张方子看看,“雪水?这雪水真能去涩留甘吗?”
“青山,家里有年前存的雪水吗?我想试试,说不定真的能改善豆腐的口感。”
青山想了想,突然想起什么。“哦,有!母亲年前存了一罐,还有一些,我要去找找。”
五更天,石磨开始转动,灶膛里的柴"噼啪"爆开时,豆浆己经在铁锅里翻涌。蒸汽顶起锅盖,又被沉重的包袱压下去。含玉的手背上沾着豆沫,她拿葫芦瓢舀起豆浆,举得高高的往下倒,那白练在半空划出弧线,落进包袱时发出"哗"的叹息。
卤水是从青瓷坛里倒出来的,沿着筷子尖滴落,像清晨的露水砸在蜘蛛网上。豆浆先是泛起涟漪,继而开始颤栗,渐渐凝出絮状的云团。含玉用铜勺轻轻一推,那些云便害羞地聚拢,又怯怯地散开。
初起的晨光斜照进木模时,豆腐己经裹在了包袱布里。含玉偷偷在里面加了勺雪水,又按青山说的掺了点甘草粉。
青石压上去,汁水从木板缝里渗出,带着豆腥味,一滴一滴,在泥地上砸出小小的坑。待到阳光完全照亮窗纸,掀开包袱,便是一方皎白的豆腐,微微颤动着,像落在人间的半片月亮。
揭布时,豆腐竟泛着珍珠般的光泽。她小心切下一角——入口即化,回甘清甜。这味道比儿时父亲做豆腐的味道更佳,含玉内心雀跃。
"成了!"她转身想分享喜悦,却发现青山不知何时回了房间,只留下案几上墨迹未干的字条:"石膏性寒,佐以姜汁更宜冬食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