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农家子,我靠科举光耀门楣
穿越农家子,我靠科举光耀门楣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穿越农家子,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> 第95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

第95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农家子,我靠科举光耀门楣
作者:
九月玖玖
本章字数:
4044
更新时间:
2025-02-21

至于赵成说的开店,李青云是不管的。

反正,他将方子贡献出去,随便赵成去折腾,在榕水县,已经没有商家能够和赵家比拟了。

赵成也不会亲自去折腾,而是交给了赵长生去做。

赵长生如今已经成了赵成专属做生意的管家,这是赵老爷给赵成的班底。

李青云也不用担心赵成不分给他钱,他的主意赚的钱,赵成会分给他三成利润。

本来想要分给他一半的,李青云却没有接受。
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

可不能因为和赵成是好友,而占人家的便宜。

那样朋友做不长,尤其是有赵老爷这个老狐狸在,总不可能看着儿子被忽悠。

到时候,两家的情谊早晚会被毁了。

李青云才不会做这种短视的事情。

即便是三成,也不算少了。

李青云不需要投资金钱、人力,也不需要付出管理成本。

赔钱了顶多就是不给他利润,也不需要他负责。

只负责赚钱了收钱,哪里有这样的好事,李青云很想多要几个这样的好事。

只是,李青云给出的主意还真赚钱了。

比如冰棍作坊,一个多月,赵成给了他十两分成了。

也就是说赚了三十多两了。

对于赵家来说,看似不多,但对于一个七岁的赵成小朋友首次赚钱项目,已经很多了。

比老李家全家出动收药材,一个月赚的都多。

还有那个放大镜、琉璃球,琉璃球是小玩物,赚的有限,一个月也就是赚个十两八两的。

但放大镜却卖出去不少。

招了十个人,在作坊里面磨镜片,技术越来越成熟,磨出来的放大镜越来越美观,效果越来越好。

还分出好几个等级来,卖个普通有点钱的人家的,就是一个圈圈加上放大镜,然后弄个杆,简单质朴。

镜片稍微没那么好。

有一点杂质而已。

而高级的,则是卖给大户的,都是用金银做边,有的还会镶嵌上碎钻,显得好看。

真有些眼花的老大人,会用这个来读书。

一个多月的纯利润居然达到了一百多两,李青云分了三十多两。

这还仅仅是一个小县城,刚刚打开点市场而已。

若是多了呢?

当吃完饭,李青春被家里人喊回家里后,赵成命人给李青云拿来两项生意的利润时候,老李家人都吃惊非小。

“赵少爷,这是我家傻蛋赚的?”

赵成笑嘻嘻,“可不,傻蛋真聪明。三爷,别喊我少爷了,我说了多次了,就叫我赵成,要不,你和我爹一样,叫我成儿。”

李老头哪里真的叫他赵成呢,最后在赵成坚持下,大过年的还是喊出了成儿这个小名。

李青云将几项加起来一共48两银子,交给了李老头。

没分家,家里的财政是李老头主管的。

李老头手有点哆嗦,接过48两银子,这,这……

傻蛋一个多月,不到两个月就赚了这么多,比全家辛苦好几个月赚的都不少了。

这能归功于什么呢?

书中自有黄金屋啊!

看来,当初要求子孙都读书是没错的。

他就是因为没钱读书,但特别渴望读书,才会天天跟着李有路的屁股后面,学点字。

然后这么多年,做点小买卖赚点钱,加上,也看了一点种地的书籍,种的地,都比别家好。

这才有点钱,让全家温饱外,还能送孩子读几年书。

然后还让李大伟考过了县试,总算半个读书人,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账房先生,是一般人盼不到的。

孙子一代,这是要出来一个神童啊。

就李青云写的那手好字,写的那些对联,以及吴夫子的夸赞,李老头觉得,李青云以后铁定一个秀才公没跑了。

李老头爱怜的摸着李青云的头顶,“好孙子,来,这一两银子你拿着,当私房钱。别的爷爷都给你留着,以后娶媳妇用!”

李青云:“……”

他才多大,爷,你是认真的吗?

此时,他这个小豆丁要唱‘小小子,坐门墩,哭着喊着要媳妇儿’,来应景吗?

“爷,不用给我攒着,大堂哥到了年龄了,给他先娶媳妇吧。”

李青山抬头看向他,然后又低头继续吃饭。

“是啊,大蛋是该说亲了,不过这是得年后再说,大蛋,你说你喜欢你冯师父家的闺女,等过年拜年时候,你问问什么时候两家人坐一坐。”

都知道李青山拜了冯伍当师父,徒弟给师父拜年很正常。

李青山再次抬头,眼中有着点痛苦和悔恨。

“爷,我知道了,回头我问问。”

李青云再次感受到李青山的心态,哎,既然是一家人,等一会儿,他得问问李青山怎么了。

李青山本来就是沉闷的性格,就是再沉闷一点,家里别人都没有发现有啥异常。

李大伟呵呵笑着,“冯伍那家伙,这几天没有来上工,说是身体不适,大蛋,你应该去看了,你师父现在好了吧。”

“快好了,没啥大问题。”李青山不徐不缓的回了一句。

李青云却看到在旁边女人那桌,杨氏的脸色非常不好看,他就知道,这里面有问题。

要不然,大堂哥不会这样。

赵成和李青云一直玩到傍晚,还有李青春再次过来,都粘着李青云,李青松粘着李青春问兵书的事情。

“青春,你家里人问你为啥换衣服了没?”

李青春摇头,他家里的人,现在每天愁云惨雾的,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。

不就是他爷爷李有路不当里正了吗?

为啥会一家人都那样的,呃,那个词形容对劲儿呢,嗯,如丧考妣!

可他祖父母、父母都活的好好的。

只不过,爷爷生了病,也是见好了,何必这样呢,当不成里正就当不成呗。

他哪里知道,是他一家人想的多了,毕竟,李有路是被杨县令当众点评批评教育的。

里正虽然当不成了,他们只怕是影响到李青春的大哥李青风的科举呢。

而这些,身为孩子谁懂呢。

李青云身边一群人,就是他想单独去问大堂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没能抽出身。

到了傍晚,老李家的大锅肉炖好了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